讀書心得 《被追趕的經濟體》(三)
繼續寫讀書心得,《被追趕的經濟體》
= 黃金時代的慣性
- 前情提要,經濟體從人口城市化和社會來說,分成幾個階段,從最初大部分人都住在農村,到工業化初期,再進入黃金時代 (以工資的上漲作為起點),再進入被追趕的時代 (國內投資報酬率比不上新興經濟體)
- 黃金時代是一個相對來說美好的時代,人口城市化到一個階段,雇主不得不透過提高工資和改善工作環境來追逐勞動力,這時候所有人(企業家、勞工) 的收入都在增加,GDP 穩定上升,窮人的收人開始追上,社會變得均富
- 勞力密集型的低階製造業對人類社會來說是一個很棒的行業 (經濟上來說是,環境上來說不一定),它可吸納大量低技能的就業人口,大量製造業人口也養活大量支持他們生活的服務業人口,製造業就是大家都有飯吃的產業
- 相對來說,高科技業就是少數人有飯吃的產業,例如 NVDA 市值 $3T 美金 (比較台灣一年 GDP ~$0.7T) 員工只有三萬人,這麼誇張的一間巨無霸公司竟然只能直接養活三萬個家庭
- 作者的觀點,西方的黃金時代是 1945–1970,日本的黃金時代是 1970–1990,台灣的黃金時代是 1990–2005,中國的黃金時代是 2005-現在
- 中國經過很多年的工資上漲,雖然還有六億人口月收入還不到 1000 人民幣,但現在工資相對越南等地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競爭力,再加上前幾年被美國加稅,臨門一腳,中國的製造業開始移往其他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方,開啟了被追趕的時期
- 黃金時代非常美好,所以很容易留在大家的心裡,尤其是黃金時代長大的人,很容易成為「失落的一代」,這代人看著自己的父母在黃金時代裡面經濟能力逐步提升,而且父母就算沒受很好的教育也能輕鬆找到工作,但是自己長大之後就發現工作沒這麼好找了,因為原來的工作已經被低價的海外工人搶去了
- 黃金時代也是總體經濟學誕生的地方,作者指出有很多著名的總體經濟學大師都是在這個時期發展出他們的思想,例如我最喜歡的 Milton Friedman,所以很多總體經濟的思想都特別適用於黃金時代
- 黃金時代的美好,總是會讓人懷念,例如「想當初經國先生當總統的時候如何」,如果經濟體在被追趕的時代陷入困境,極端民族主義很容易在這時候發展,想要回到「過去的美好」,社會可能轉向極右 (保護主義:加關稅,趕走移民),或是極左 (瓜分有錢人的錢分給大家)
- 其實大家要意識到,從黃金時代進入被追趕的時代,是經濟體發展的必然性,就像身為一個人類,就會經歷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可能回到過去的時代,身為一個中年人,你要做的是活成一個好的中年人,不是要變成一個少年
- 其實黃金時代也不見得多美好,台灣在 90 年代是黃金時代,但那個時候電視只有三台可以看,現在有 netflix 和 youtube,那個時候也沒有手機電腦,食衣住行樣樣比不上現在的生活,只是人的幸福感都是源於比較,跟去年的自己比,跟同學朋友比
= 再來說一下 GDP 增長這件事
- 過去人類的社會做為一個整體來看,GDP 增長在工業革命之前並不是常態,在漫長的漁獵時貸,人類的生產力提升十分緩慢,直到一萬年前人類開始有農業,生產力才有一次跳躍性的提升,但之後人類的生活每一代差距並不大
- 直到 200 多年前的工業革命,人類社會的總生產力才開始不斷上升,每一代人看上一代人的生活會覺得差距非常的大,科技的進步會帶動科技發展的速度,因為發明出來的工具、想法、理論都能再加速新的工具、想法、理論,這是指數上升
- 例如電腦的發明和普及加速各領域的發展,又例如過去十多年手機和網路改變我們獲得資訊的方法和速度,又例如最近在語言模型和生成式 AI 的突破讓機器可以更靈活的幫我們解決更廣的問題
- 未來還有很多人類的新發現在等著我們,每年都有新的驚喜,只希望自己能活久一點看到多一些
- 所以活在今日,人類社會的 GDP 增長是常態,它的根本原因就是科技的增長,當然你也可以說是因為全球化去解放各地的勞動力,但是全球化的根源就是來自運輸和通訊科技的改良
- 這本書說的黃金時代和被追趕時代,其實 GDP 都在增長,只是增長率不同,黃金時代的快速增長來自人口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這好比是未開發國家有發達國家寫好的作業可以抄,所以短時間內快速進步,這並不是一種常態
- 最終一個經濟體都要進入被追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怎麼讓所有人都能有個體面的工作,還有怎麼繼續讓經濟前進,恰當的跟世界上其他國家分工,變成一個更難的問題
- AI 正在以難以想像的速度進步,每幾個月 AI 就變得更強大,人類能做的工作會更少,未來的公司可能只剩下 NVDA 等等七巨頭,還有台積電這種公司,其他人腦的工作都被 GPU 包了,人力的工作都被機器人包了,最後可能連服務業的工作都免了,都被機器做完了,無人車載客,無人機送餐,人型機器人幫你…
- 比起成熟經濟體被其他新興經濟體追趕,人類勞動力做為一個整體被 AI 追趕,這會是更大的經濟難題
(再重申一次,台灣一定要持續發展半導體代工,這個產業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了)
(提外話,上次分享自己國文被當的事,其實我很少提這件事,因為我覺得那完全就是自己的錯,我當時已經知道這位老師的意識型態了,他感覺就是巴不得自己可以出生在堯舜聖君的年代,我寫這種作文這樣挑戰他,就是一種沒有人情世故的無知,本來就應該被打零分,也當自己學到教訓)
(一口氣寫這麼長,覺得我自己很強,給我自己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