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秒極簡訓練

Scott Chen
4 min readSep 4, 2020

--

介紹一個最簡單的訓練計畫

每天一次,用手機計時 30 秒,做最多下蹲伏起立

今天就可以開始這計畫,你現在就可以先在家找一塊空地、拿著手機計時 30 秒做完,再回來讀剩下的文章,記得按下計時 30 秒後,要用全力、以最標準的動作、做最多下,記下自己做了幾下

只要 30 秒

你如果沒有運動習慣,我確信這一天 30 秒的習慣會有極高性價比,這 30 秒只要你全力去做,已經能給身體足夠的刺激,讓它做出反應

如果你想多做一點,可以早中晚各做一次 30 秒,但運動的邊際效應遞減,做第二次效果不如第一次,第三次效果不如第二次,每天養成持續的習慣比一天做很多更重要。不管怎麼樣,一天就是至少做 30 秒一次,其他沒做也沒關係

推薦一本書叫《微習慣》,就是先給自己小到一個不可能失敗的目標,每天持續完成這個小目標就會建立習慣,這一天 30 秒就是一個微習慣的例子

訓練 = 訊號

全力運動 30 秒的訓練傳遞訊號給身體,告訴身體我今天被獅子追而且逃掉了,身體為了明天不要被獅子殺死,就會強化它的功能,讓明天的你變強一點,下次遇到這種被獅子追的場景能逃得更快。當然你得睡好吃好外加心情輕鬆愉快,身體才有能力恢復變強。這 30 秒必須要盡全力全心去做,不可以敷衍的亂做交差,一定要讓身體有今天被獅子追了的錯覺

散步 30 分鐘

我另外推薦每天出門散步 30 分鐘以上,可以邊走路邊聽 podcast 或是有聲書,或是一邊做正念練習專注於當下,例如你可以早點下班,走路 40 分鐘回家,也可以早上起床出門先散步 10 分鐘。長時間低強度的活動可以讓身體全面放鬆,降低壓力減低皮質醇 (壓力荷爾蒙)

我的心肺訓練 = 衝刺 + 散步

我每天做少量幾次非常短的全力衝刺 (蹲伏起立、或是在路上短跑),加上長時間的低強度持續活動 (走路或瑜珈)。這就是我現在針對心肺的訓練方式,或廣養來說:針對輸送氧氣和能量系統的訓練,

不再做中等強度長時間訓練

我曾經很痴迷於耐力訓練,我練過長跑 (有過一週 80 公里的跑量)、長泳,參加過鐵人三項和半馬、游過日月潭、在烏來山上騎腳踏車,但後來我的觀念有很大的轉變,現在我對有氧訓練方面採取極簡主義,追求最小有效劑量 (minimal effective dose),我只做剛好的訓練得到最高性價比,之後有空我可以說說這方面的身體和心態轉變

剛好最近讀了這本書,我推薦每個做長時間耐力運動的人讀:《The Haywire Heart: How too much exercise can kill you, and what you can do to protect your heart》。當然運動的選擇因人而異,跟基因也有關,每個人能耐受的訓練量不同,如果你正在練長跑、單車、長泳,也不代表你做的有什麼不對,但是多得到各方面 (真確的) 資訊沒什麼不好

替代動作

如果你沒辦法做蹲伏起立 (做不了,或是做了會頭暈),可以做其他替代動作,下面是我覺得適合的動作

  • 短跑 ,在路上短時間全力跑 8 秒。缺點就是你得出門,不過這可以搭配散步。在散步時做幾次 8 秒衝刺,例如 8秒 x 3 次,中間散步完全休息。因為短跑真的很累,建議一趟不要超過 10秒
  • 抱膝跳 (knee tuck jump),缺點是住在公寓的話會吵到樓下
  • 深蹲或深蹲跳,缺點是大腿會太痠,有可能第二天無法回復,用到的肌肉不像蹲伏起立這麼全面
  • 划船機,用全力划船 2 分鐘,缺點就是你得有划船機
  • 固定式腳踏車,用全力騎 3 分鐘,缺點就是你得有台固定式腳踏車,還有固定式腳踏車的使用肌肉也相對不全面

力量訓練

關於力量訓練,可以去看我的另一篇文章:《一套可持續的健身之道

--

--

Scott Chen
Scott Chen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