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儀式

Scott Chen
Apr 26, 2022

--

上篇寫了睡覺貼的封嘴膠帶,今天繼續寫另一件養生習慣

我把我的幾個養生習慣再貼一遍,之後再寫文章介紹

  • 早睡:9–10 點上床,靜坐再睡覺
  • 靜坐:睡前靜坐 20 分鐘,半夜醒來靜坐 20–30 分鐘
  • 睡覺裝備:眼罩、牙套、耳塞、封嘴膠帶
  • 起床儀式:起床後立刻做伸展活動 5 分鐘,之後喝 800cc 水
  • 力量訓練:每週3天練習舉起大重量 (最大力量的 75%-95%)
  • 有氧訓練:每週3天練耐力跑步 (30–60 分鐘)
  • 冷水澡:每天全身沖冷水澡
  • 測量:經常測身體基本數據:血糖、血酮、膽固醇、尿酸、糖化血色素 ,買自有儀器和試紙在家測,最近還買了即時性連續血糖監測 (CGM) 的儀器
  • 斷食:每天斷食 16 小時,每季斷食 72 小時
  • 高速果汁機: (幾乎) 每天喝 smoothie:燕麥糠、生杏仁、冷凍蔬菜、冷凍水果、薑黃、胡椒、初榨橄欖油
  • 營養補劑: (幾乎) 每天補充,魚油、維他命 D、鎂、Metformin、NMN、CoQ10、維他命 C、葉黃素

今天要寫的是早上起床後做的起床儀式

我的起床儀式就是: 5 分鐘早操 + 喝水 800 cc

5 分鐘早操

每天早上起床,迅速盥洗和尿尿之後 (我幫自己理平頭二十幾年了,不用整理,很省時間),第一件事就是做五分鐘的伸展操

Youtube 上搜尋 5 min stretch 會有很多結果,我自己是跟著的是下面這個神 人,Max Shank (https://maxshank.com/) 的影片做,不過這影片拍得不是很好,動作很快很不容易跟,而且動作也有一點難度,適合進階一點的人

我自己很喜歡這個流程,有足夠的活動量讓各大關節都活動到,所以我大部分時間都做這個 (偶爾也會實驗一下別的),也把動作都記起來了,不看影片也能做

我建議可以在 YouTube 上找不同的影片做實驗,可以搜尋 5 min stretch 或 5 min mobility work。早上比較適合做動態伸展,就是大幅度活動關節,這樣能提升活動度,也讓血液流動全身

為什麼是 5 分鐘?

因為太長就會很懶不想做,5 分鐘是讓成本低到讓人想做的關鍵。5 分鐘雖然短但還是有效果,只要每天持續做,活動度就會大幅改善

喝 800cc 水

做完早操之後馬上喝下 800cc 的水

可以在起床後就讓一夜缺水的身體得到大量水份,幫助身體代謝廢物。也形成一種儀式感,一早起床就完成了兩件重要的事,通體舒暢之外也得到心理的成就感

一口氣喝這麼多水其實不容易,但我就是強迫自己灌下水,久了也就習慣了,我覺得早上喝下這麼多水,讓自己習慣水的味道,也影響了一天的喝水習慣

其他習慣

我原本把吞維他命跟喝水排在一起,但是我發現這樣會影響整個早上的血糖值 (我用連續即時血糖計 CGM 測出來的),打亂了我的 16 小時斷食,所以就排除了這個方法

你也可以把其他重要的事放在早晨儀式裡,但我建議不要搞得太複雜,如果要讓它成為持之以恆的習慣,一定要保持簡單

好處

我的身體一直很僵硬,而且因為做大重量訓練 (方法不當) 有很多傷病 (肩、髖、手腕),我一直想把定期做瑜珈納入我的日常訓練,但是瑜珈真的超慢超無聊,每次做一陣子就會荒廢更長一陣子,無法變成持續的習慣

自從某天早上花 5 分鐘活動筋骨之後,一天也沒有斷過,這是很容易維持的習慣。有一天我發現我長期會壓痛的右肩不會痛了,而且我竟然記不得它是什麼時候不痛的。另外我的右髖一直有彈響髖的問題,而且蹲到底會痛,現在試雖然還是會有彈響聲音,但是小聲很多,而且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不再會痛了

身體的小毛病在持續改善

另外我喝的水也比之前多,早上也更有精神

上次介紹完封嘴膠帶,這次介紹早晨儀式,這兩件事情都是性價比很高,難度很低的事情,所以我先講這兩件,其他不容易做的 (例如力量訓練),之後陸續再說

下面分享一下我做 5 分鐘早操的挫樣 (本人身體十分僵硬)

--

--

Scott Chen
Scott Chen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