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被追趕的經濟體》(2)

Scott Chen
Jul 24, 2024

--

繼續講《被追趕的經濟體》

- 我寫的心得就是想到什麼寫什麼,不太完整然後中間參雜一些個人想法,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

- 被追趕的經濟體如何擺脫競爭

- 在被追趕的狀態下,競爭的新興國家在技術上已經追上甚至領先,成本上更低的工資有強大的成本優勢

- 例如過去的美國 vs 日本,日本產品在品量和價格上完全打敗美國產品,例如消費電子和汽車

- 先進國家唯一的出路就是放棄一些產業,關閉或是出售給新興國家,然後去做這些新興國家做不了的東西

- 創新的能力非常的重要,在黃金時代,只要跟著先進國家的腳步走,複製他們的工業技術,然後靠著勞動力的成本優勢就可以一直進步,但在被追趕的時代,只有創新才是出路

- 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在 90 年代很多產業被日本打趴,但現在美國有 Apple、Microsoft、Google、Meta 等等巨頭,在資訊產業佔領全球市場

- 美國的教育非常注重學生獨立思考,不只是要學會知識,而是要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能自己動手創造東西,這和強調重復和練習的亞洲教育非常不一樣,美國的教育非常適合教出創業家

- 這種超越「被追趕經濟體」的狀態,作者稱之為黃金時代的回歸,但是這和過去的黃金時代有很顯著的不同,過去的黃金時代,工人只要會低技能的勞力工作,就可以跟著起飛的經濟過好日子,在這個新的時代,只有高技能的知識密集型的工人能享有高工資

- 另外在這個時代貧富差距也加大,美國在先進國家之中的貧富差距是最高的,少數人佔有社會上大部分的資產

- 美國的巨富們,例如 Jeff Bezos、Elon Musk、Mark Zuckerburg、Bill Gates、Jensen Huang,這些人都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他們的財富並不是在零和遊戲裡面從別人身上剝削而來,而是他們創造出來的財富

- 他們創造服務改善了人類的生活,也創造了就業機會,他們致富的過程中,並沒有讓其他人變得貧窮,其他人在絕對值上是變得更富有了

- 這跟以前農業時代的地主是不一樣的,農業時代的地主是靠著人口增加,土地價格上漲賺來的錢,並不是創造了財富

- 所以作者反對用農業時代的強徵財產方式,農業時代強徵地主的土地分給佃農會大大的提升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但是在被追趕的經濟體中強徵富人的財產會阻礙創新

- 富人是創新的來源,因為富人有能力承擔風險,銀行和投資機構雖然也有錢,但是他們操作的是別人的錢,有一定的責任約束,但是富人可以一直投資創新而且可以忍受好幾次失敗,富人也通常更有賺錢的眼光和能力

- 美國創新的能力這麼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風險投資產業非常發達,富人們一直在幫大家推動技術和服務的前緣

- 所以就因為富人擁有很多財富就要求強行分配,其實反而對經濟有害,對窮人來說,短期有用,長期有害,因為長期整體經濟會變差,工作會變得更少

- 看台灣的例子,台灣前幾名富人很多都是金控出身,保險業是一個傳統的行業,靠的是吸收保險金,然後購買穩定增值的資產 (很多是房地產),而且很多是二代三代,比起美國幾乎前幾名富豪都是靠創造新的產品服務變有錢的第一代富豪,非常不同

- 我從小就是一個叛逆小孩,例如寫作文就喜歡寫一些唱反調的內容,然後就分數很低而且老師都很討厭我,我自己的體驗來說,台灣的教育是反創新的,從小就是要教你不要獨立思考,照標準答案答然後得分

- 我大一國文修了一個孔孟哲學的課,我記得期末作文我寫說儒家思想對中國危害極大,是拿來鞏固君權的洗腦工具等等,然後我就被當了,導致我大四還要重修國文,教授希望看到的應該是我把他上課講的東西再重複一次寫成的作文,而不是我這種離經叛道的想法

- 台灣也是一個脫離追趕的經濟體,在半導體方向找到自己的路,台積電先進製程代工佔全球 92%,在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公司裡,除了沙特石油公司,還有台積電之外,剩下全是美國公司

- 台灣還有聯發科等等世界一流的晶片設計公司,還有一眾跟著台積電的上下游供應鏈廠商都有很強的全球競爭力

- 不知道為什麼柯文哲一直看不起台積電,還有某些人批評台灣經濟只有台積電,我認為台灣就是要死抓著半導體不放,一定要在這個產業持續領先下去

- 這本書一直在分析勞動力,但是 AI 的急速發展完全會打亂勞動力的格局,不久後基本的腦力操作活動都會被 AI 取代,大量人腦勞動力會被 GPU 取代,而 GPU 都是在台積電做出來的,台灣目前有的這個優勢一定要一直保持下去

- 半導體代工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產業,是人類和機器重新分工走向的一個樞鈕,我本來就不喜歡柯文哲的中國政策,但是他對台積電的發言更加的無知

- 台灣需要懂科技的領導人,如果不懂,至少不要是一個自以為懂的自大狂,要是一個能虛心學習的人

(這麼長,能讀完的幫我點個讚啊)

--

--

Scott Chen
Scott Chen

No responses yet